首页 / 正文

某医院地下室基坑悬挂止水帷幕失效及加固处理

TRD工法 2023年4月22日 项敏 762
摘  要

摘要:某医院两层地下室基坑底部进入下方承压含水层,试降水过程中发现25m三轴搅拌桩悬挂止水失效,桩长及桩身质量检测均满足要求,比较多种处理方案后选择沿原有搅拌桩外围增加TRD工法隔断承压含水层与外界的水力联系,效果良好,为后期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。

关键词:承压水;止水帷幕TRD工法;渗透系数

前  言

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,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,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,比如地下水的存在就加大了基坑开挖和支护的难度。当开挖深度较大时,承压含水层上部土压力可能小于含水层中承压水顶托力,导致基坑底部抗突涌稳定性不足,引发坑底突涌,严重危害基坑安全,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,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。部分较深地下室进入承压含水层,为了保证基坑开挖时的安全稳定,就需要采取一定的降水措施。但基坑降水会使其周边水位产生波动,土粒间的浮托力减小;同时水头压力改变,土层中产生水头梯度,增加了渗透压力,导致有效应力增加,从面引起地层压密而产生的地面沉降。为减少坑内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在基坑四周设置止水帷幕。本文主要介绍长江流域某两层地下室25m三轴搅拌桩悬挂止水帷幕失效情况,以及后续加固的处理经验。

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

1.1 工程概况
某医院新建工程基坑面积约为33960m2,周边总延长米约770m,地下二层,基坑开挖深度约9.95~11.95m。基坑东侧和北侧为市政主干道,沿线分布给水、雨污水、通信、电力等市政管线;南侧为已建医院后勤保障楼和体检中心楼,3~6层为多层建筑,天然地基埋深约1.5m左右;西侧紧邻某学校操场。

1.2 场地地质
地基土属冲积和缓慢流水(或静水)环境下沉积的黏性土和少量粉土、粉砂。基坑开挖及降水影响范围内的主要土层为1~10层,按沉积年代、成因类型、土性和状态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,各岩土层性质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表1。

某医院地下室基坑悬挂止水帷幕失效及加固处理


1.3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
根据勘探揭示的地层结构,场地地下水主要由潜水和承压水组成。其中潜水含水层由第1层、2层组成,结合水文地质专项勘察资料,潜水水位绝对标高+1.69m,对应水位埋深2.26m。第一承压含水层由第5~9层组成,水位绝对标高+0.55m,对应水位埋深3.40m。根据现场抽水试验,查明了场地内第一承压含水层(5~9层)的水文地质参数,具体如表2。

某医院地下室基坑悬挂止水帷幕失效及加固处理


1.4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及典型地质剖面
基坑支护设计相关参数如表3,典型地质剖面如图1。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土层以粉质黏土、粉砂、粉细砂为主,粉质黏土呈可塑~硬塑状态,粉砂与粉细砂为稍密~中密,土性较好,压缩性低。场地存在深厚承压含水层,包括5~9层,承压含水层总厚度约27.0m,承压含水层场地内含水层顶板埋深约为6.5m,基坑开挖深度约10m,已揭穿承压含水层顶板,基坑开挖时,应整体考虑针对潜水和富存于第5~9层的承压水进行混合疏干降水,控制水位在开挖面以下1m。

某医院地下室基坑悬挂止水帷幕失效及加固处理

某医院地下室基坑悬挂止水帷幕失效及加固处理


2 基坑支护方案

本基坑开挖深度约9.95m~11.95m,周边环境条件较复杂,如若支护结构失效或产生过大变形,将对周边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,根据行业标准基坑支护技术规程,属一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。基坑北侧、东侧邻近市政管线,南侧邻近已建医院建筑,对支护结构的变形有一定的要求,基坑开挖面已揭露承压含水层顶部,基坑开挖阶段需对下方承压水进行混合疏干降水,降水需求量较大,需设置止水帷幕,减少降水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。

围护结构体系采用灌注桩结合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,支撑采用混凝土对撑加角撑布置形式。采用φ850三轴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止水帷幕与灌注桩净距200mm,止水帷幕深度为25.0m,底部进入第8层约2.0m,形成一定的遮拦绕流作用。坑内设置100口降水管井,井深20m。

3 开挖前试验性降水异常

根据施工质量验收要求,基坑工程开挖前应验收预降排水时间。总包单位连续三天累计抽水41小时,进行坑内试降水。结合坑内水位观测井,坑内水位累计下降量3.6m~7.2m。同期监测单位对止水帷幕外围15个水位监测孔连续观测,除去两个观测孔水位变化幅度较小,其余13个水位孔均同步下降,与邻近的基坑内部观测井水位基本一致。试降水坑外水位变化走势如图2所示。

某医院地下室基坑悬挂止水帷幕失效及加固处理


为查明异常原因,停止大面积降水,同步观测坑内外水位恢复情况,结果显示同区域基坑内外观测井水位恢复基本一致,没有因三轴搅拌桩止水绕流出现滞后迹象。在建设单位、总包单位、桩基单位、设计单位及检测单位等多方共同见证下,随机抽取9根三轴搅拌桩进行全长钻芯质量检测。根据检测报告结果,抽检的9根三轴搅拌桩桩长与设计要求一致,标高误差仅0.1m左右,桩身强度2.7~5.1MPa,均能满足规范及设计相关文件要求。

为进一步分析水位异常,模拟一层地下室降水需求,控制坑内管井水泵为相对标高-6.00,进行第二次预降水。结果显示,坑内外水位仍同步下降,差异很小。综合两次预降水观测数据,25m长的三轴搅拌桩基本没有达到任何绕流止水作用。根据现场管井群抽试验地面沉降变化历时曲线,该区域下方地层对水位下降后沉降相对明显(图3)。抽水持续约20个小时后,观测井的水位下降速率减慢并逐渐趋于稳定。地面沉降与水位下降呈现一定的对应关系,整个试验历时20天,其间最大累积沉降量20.18mm。试验呈现降水引发的沉降相对稳定后,后期的水位恢复后短期内沉降不能完全恢复。

某医院地下室基坑悬挂止水帷幕失效及加固处理


4 止水帷幕加固方案

本工程两层地下室,且底板进入下方承压含水层,后期降水需求量较大且周期较长,周边的医院建筑及学校建筑均在降水影响范围内,结合现场群抽地面沉降变化历时曲线,需慎重考虑现有止水帷幕失效后期的不利影响。根据现场三轴质量检测结果,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地下承压水渗透性比较高,且富水量比较大,很大的程度造成承压水直接下方绕过现有止水帷幕,从而出现试验性降水基坑内外水位同步下降。

处理思路:
(1)按照已有止水帷幕,加强外围回灌,请专业单位进行抽灌一体化施工。由于本工程整体两层地下室,工程体量较大,施工周期相对较长,抽灌效果后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
(2)利用已有三轴搅拌桩进行接长处理,底标高进入下方10号粉质黏土层,形成封闭止水,确保基坑内降水不影响到周边环境。先期三轴搅拌桩深度25m,按照进入下方不透水层需再加长13m,如何保证在地下25米深补打止水与已有帷幕水平连接可靠,存在不确定性。

(3)在已有三轴搅拌桩外围重新施工一道止水帷幕,长度为38m按照进入下方⑩粉质黏土层控制,确保封闭止水。

止水帷幕工艺有三种:
1)TRD工法(Trench cutting Re-mixing Deep wall method)、

2)CSM工法(Cutter Soil Mixing)、

3)超深三轴水泥搅拌桩
鉴于新增止水帷幕需38m,若采用三轴工艺,下方砂层深厚且相对密实,对后期施工机械搅拌能力、施工精度、垂直度等要求非常高,容易出现搭接渗漏,同时对于已有25m的三轴搅拌桩止水异常原因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,补打超深三轴搅拌桩的工艺基本不在选择范围。TRD工法相对CSM工法,对土体的切割搅拌更充分,与原状地基上下整体混合搅拌,形成连续止水墙,且地库为相对规则矩形,转角较少,施工效率比CSM工法高。

考虑到项目周边有医院、学校等公共建筑,东侧河流直接连接长江,且河底部分位于⑤粉土夹粉质黏土,止水帷幕不处理好对周边环境和基坑自身都存在很大的隐患,结合项目工期限制及场地综合条件,在已有三轴搅拌桩外围新增700mm厚,长度38m的TRD工法水泥土搅拌墙,进入下方⑩粉质黏土层不小于2m,隔断承压含水层。具体加固做法如图4所示。

某医院地下室基坑悬挂止水帷幕失效及加固处理

按照加固方案施工完成后,再次进行试降水,临近坑边的15个水位监测孔均显示水位与坑内降水基本没有关联,坑内水位降低10m,外围水位变化仅200mm~300mm。在后期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坑内降水需求量很低,设计100口降水管井,实际正常抽水只有几口,坑内的承压含水土层疏于效果非常明显,充分说明新增TRD工法水泥土搅拌墙达到了封闭止水的效果。

5 结  论

截至目前,该项目地下室已经回填,上部主楼施工已经接近封顶,整个基坑施工期间周边水位、周边建筑沉降及支护体变形均在报警限制范围内,达到预期效果。

总结如下:

(1)在深厚承压含水砂层,当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达到1E-2cm/s左右,根据设计工况需要设置止水帷幕时,应慎重选择悬挂式帷幕。

(2)在深厚承压含水砂层TRD工法能有效截断承压含水层与外界的水力联系,本工程水泥掺量为25%,水灰比1.5∶1,膨润土掺量为5%,基本达到封闭止水效果。

(3)本项目TRD施工工期相对紧张,为减少转角区拆卸切割箱的时间影响,采用一台地下连续墙成槽机进行转角辅助,节约工期一周左右。


来源:《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》
作者:郁翀
编辑整理:项敏

如涉侵权,请回复公众号


/ 扩展阅读 /
“工法网” 顶级域名正式启用:
www.GongFaWang.com
地下空间、城市更新相关工艺网站

某医院地下室基坑悬挂止水帷幕失效及加固处理



/ 业务合作&技术交流 /

项  敏 
138 1818 6389
QQ:20228300

某医院地下室基坑悬挂止水帷幕失效及加固处理